【 采真.「藝」學館 】~《 人文 》、《 心藝 》、《 樂活 》


當我們開始思索, 反覆思索, 重新思索, 領悟就悄悄地有所進展!





音樂旅情~《 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

張貼者: 采真藝文會館 | 標籤: | Posted On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at 中午12:43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

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在1878年3月,當柴可夫斯基客居瑞士的一座小城時,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寫成,翌年,在紐約首次演出。 柴可夫斯基原先把這部作品題獻給當時在彼得堡音樂學院擔任小提琴演奏課教授的德國小提琴家奧爾(L. Auer, 1845-1930),本來希望由他在俄國首次演出;但是,由於奧爾雖然高度評價這部作品的許多優點,同時又認為其中有一些地方不便於小提琴演奏,也有悖於弦樂器作品的形式,這部作品就此給擱置了兩三年。 到1881年底,維也納小提琴家布羅茨基(A. Brodsky, 1851-1929)克服了這部作品的一些技術難度,先在維也納、隨後又在倫敦和俄羅斯各地成功地進行演出,為此,柴可夫斯基便更改這部作品的題獻,把它獻給熱情介紹這部作品的布羅茨基。 柴可夫斯基在這部作品中,把一些民族民間音樂的形像給以高度的藝術體現和典型化,其中一些不尋常的音調,深刻的戲劇性和感人的抒情詩,雖然一時不為人們所理解,甚至招來一些非議,但它終於還是逐漸地吸引了廣大音樂社會的注意和歡迎,成為俄羅斯和世界小提琴藝術的古典範作之一,它的地位足以同貝多芬、孟德爾頌和布拉姆斯的同類作品相媲美。 

■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 第一樂章 》中庸的快板,D大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規模宏大的第一樂章表現了生活的樂趣。具有俄羅斯民間音樂的寬廣氣息和明朗悠揚的詩意。其主部主題具有動人的歌唱性,體現了俄羅斯歌曲寬廣動人的氣息,仿佛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 第二樂章 》短歌,行板,g小調,3/4拍,三段體。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稱為“小抒情曲”。主要旋律真摯動人,略帶傷感。仿佛從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歌聲,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氣息。 

《 第三樂章 》終曲,活潑的快板,D大調,2/4拍子,迴旋奏鳴曲形式。主題令人有俄國風激烈地敲擊之感,是屬於俄國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種。以很強的節奏,快活地進行,宛如一幅人民歡慶節日的圖畫。

Comments:

There are 0 意見 for 音樂旅情~《 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