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旅情~【 魔鬼提琴手 】基東.克雷默 Gidon Kremer ,指揮大師卡拉揚稱讚他為:小提琴家中的一代天驕!
張貼者: 采真藝文會館 | 標籤: 音樂旅情 | Posted On 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at 晚上10:24
在活躍於當今樂壇的小提琴名家中,基東•克雷默 ( Gidon Kremer )是非常獨特及脫俗的一號人物。基東•克雷默( Gidon Kremer,1947年2月27日 )蘇聯小提琴家,出生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是一名小提琴家及指揮家。由於父親及祖父都是提琴手,克雷默4歲時在家中接受音樂啟蒙教育,7歲時進入里加音樂學校,接受正式的音樂教育。18歲離開老家赴莫斯科音樂學院,跟隨小提琴大師大衛•奧伊斯特拉赫( David Oistrakh )習琴。1967年,克雷默在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國際小提琴比賽獲獎並開始揚名。 在蘇聯境內進行了持久的巡迴演出之後,克雷默在70年代中期開始在西方樂壇中暫露頭角。 1975年他在德國舉行了第一個音樂會,1980年克雷默移居西方,此後在國際樂壇上頻繁亮相。
從1981年到1991年,克雷默是奧地利洛肯豪斯 ( LOCKENHAUS )國際室內音樂節的領導者。 他創辦這個音樂節的目的是讓年輕音樂家有機會呈獻具有創意及挑戰性的室內樂。 音樂節的曲目也被克雷默以及與他合作的音樂家們介紹到世界各地。 1992年7月,克雷默小樂團 ( KREMERata MUSICA )在洛肯豪斯創辦,專門演奏舒伯特及肖斯塔科維奇的作品。
早在和奧伊斯特拉赫學琴的時候,克雷默就熱心於演奏當代作曲家的新作。 西方觀眾之所以會聽到前蘇聯的作曲家如施尼特凱、帕爾特、古拜杜麗娜及德尼索夫的作品,克雷默功不可沒。 他不是依靠演奏別人不再演奏的作品來尋求新奇,掩飾自己的個性不足,而是恰恰相反,越是新穎創新的作品,他演奏得越出眾,個性體現得越生動。
1987年,克雷默與世界最著名的古典音樂唱片品牌「德國留聲機公司」( Deutsche Grammophon )簽署了第一份專屬合約,自此成為了該公司旗下的演奏家。 他所灌錄的曲目包括了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大提琴雙重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維瓦爾第的四季及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全集等。
克雷默也與其他演奏家合作錄音,如與鋼琴家阿格里齊合作演奏貝多芬、舒曼、巴托、亞納切克、梅西安及普羅高菲夫的作品;與小提琴家葛林丹可合作演奏巴洛克氣息和現代精神的融合之作「施尼特凱的第一號大協奏曲」等。 他也曾錄過格拉斯的小提琴協奏曲,還有施尼特凱的第五號大協奏曲及第二、第三小提琴奏鳴曲等,從錄音到演奏都令人嘆服。
克雷默擅長演奏現代作品,同時也瀟灑漫步於古典領域。 1992年現場錄製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音色美妙絕倫,感情充沛自溢。 在這麼長的篇幅中,很難自始至終保持這樣純美的聲音。 第一樂章被處理成長河浩大的規模已成定式,但克雷默一反其道,以更加活躍的姿態出現,頗顯精悍。 第二樂章神聖的靜謐感尤其出色。 第三樂章以輕快、乾淨的演奏來營造跳躍的氣氛,更加生動感人。
除了擁有多個得獎錄音外,克雷默也獲得德國唱片工業協會1981年度藝術家的榮銜。1982年,他獲得了法蘭克福音樂家獎、西門子音樂獎獎及由錫耶納基賈納音樂學院所頒發的伯爵獎。 1987年,由於對錄製音樂的特別貢獻,他獲得了德國金唱片獎的榮譽頭銜。 1992年,德國政府更頒發了最高民事勳章給他。
作為一個無畏的探險家,一個敢於向傳統挑戰的人,一個為遭受不公正對待的作品仗義直言的小提琴家,克雷默被許多評論家看成是二三十年代胡貝爾曼的最佳繼承人。 兩位小提琴家對紛紜複雜的時代都有異常敏銳的嗅覺,兩人在不拘一格地處理音樂作品上同樣具備驚人的膽識。 克雷默在曲目的選擇上比胡貝爾曼廣泛得多,他不僅對新作品投入了巨大的熱情,而且對許多不常聽說的小作品也傾注了同樣的心血。 從一定意義上說,克雷默是一位幫助我們跟上時代步伐的藝術家。
張貼留言